郭鹏宇 | 让千年前的夯土实现现代复兴

HAS.禾华建筑工作室 建筑师/技术负责人

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 硕士

南京大学 博士研究生在读

2015年开始推广当代夯土墙品牌HASWALL

如果将“夯”字拆解开来,从上往下是“大力”两个字。在曾经农耕火种的手工时代,“大力出奇迹”就是对于夯土技艺的最佳诠释。

以这种方式诞生的“奇迹”有长城、故宫(地基都是夯土),也有唐代皇城、福建土楼。古人们取材自然,往往需要动用成百上千的劳动力合力,才得以完成这些流传至今的惊世之作。

但建筑师郭鹏宇很清楚,经历过工业革命,以后的时代里这样纯粹的夯筑将越来越难以出现。更加坚固挺拔的建筑一栋一栋地耸立起来,比生土更能够抵抗风吹日晒的“替代品”逐渐涌现。

一段随着时间流逝和风雨侵蚀会日益衰败的土墙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缘 起

“一种已经淘汰的材料,将如何赋予它活力,

并让其介入到当代工程管理施工流程中去?”

最早接触夯土其实源于一个偶然。那时候郭鹏宇得知自己的朋友要在四川藏区捐赠两所医学院“觉得非常有意义,单纯地想做点什么”,就主动揽下了设计的活。

第一个项目呈现出来的,仍然是作为一名建筑师在建筑语境里面所能够实现的样子。红砖垒砌而成的智噶寺医学院用郭鹏宇的话来说“非常接地气”,“看上去就像从地里面长出来似的。”


海拔4300米的西藏地区


在藏区生活的僧侣们

但本身价格低廉的红砖在海拔4300米的藏区,却因为运输过程的艰难而变得格外昂贵,“一块蛋糕才三块钱,一块砖在这里却要卖到两块钱。”所以在第二个色达藏医学院项目里,郭鹏宇意识到必须要更换材料方案。

就地取材,他想到了夯土。

色达藏医学院模型及效果图

“如果只从建构的角度去考虑,可能当代夯土都不应该存在了。”目前社会上比夯土更为耐侵蚀的材料种类繁多,为什么还要使用它呢?

“因为需求。”面对这个藏区的公益项目,降低造价是郭鹏宇选用本地土壤作为材料的最直接原因,然而当他带着机械设备和施工队开始动工时才发现,材料其实只是全部流程中一个很小的问题。

色达藏医学院施工现场

建筑领域从设计到施工通常需要一套完善的流程体系规范,才能保证项目正常运转,然而当郭鹏宇着手用夯土建造时发现,这块其实是一片空白。“从最早的拿地阶段,我们就是直接带着尺子去量的。藏区多牧场,当地人占地的方式就是根据地基或边界,不会按照图纸上的红线来,哪怕有一个桩超过了10公分,都有可能引发肢体冲突。”


最终使用藏医学院的学生们

在高海拔地区作业本身就需要克服高原气候反应对身体的影响,再加上没有可以指导施工的规程,又加大了整体完成的难度。除了设计,郭鹏宇不仅需要对于整个施工流程进行规范制定和把控,还得解决成本核算、财务、工人情绪等种种问题,“平时在做建筑设计时不需要关心的问题,在这个项目里面全部暴露出来,我才发现原来这件事情还是挺复杂的。”


轴测图HAS.禾华建筑工作室


夯土墙体

因为种种原因,色达藏医学院最终的呈现并不尽如人意,但郭鹏宇却以此作为起点,真正开始取材、研发、改良当地传统土墙工艺。从构造、空间以外看待项目和材料的角度让他产生了关于夯土的新思考:“一种已经淘汰的材料,将如何赋予它活力,并让其介入到当代工程管理施工流程中去?”

寻 路

“我们想做的就是围绕夯土社会性的核心,

打通各个关节,

设计一套符合中国现状的流程和规范。”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夯土这项技艺已经在世界上广为流行,根据一些考古材料记载,它在中国历史上也存在了有上千年。但在现代设计进程中,夯土已经可以被更为优质的材料所替代,那是不是就意味着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材料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呢?

“比如说福建的夯土古村落或者古建,它的材料性能已经满足不了规范了,但却具有历史保护的需求;还有很多地产开发的项目,会将夯土作为一个消费的符号。”郭鹏宇逐步从表象向更深层的问题进行挖掘,“材料对于现在的建筑师来说,第一要义早就不再是力学性能和气候应对性了,而是它的社会性。”


景德镇三宝蓬,建筑设计|大料建筑,摄影|李帅方

纵然夯土有这么多社会性需求需要被满足,但目前中国的现状仍然没有一套可以支撑夯土设计的标准。在中国的建筑条款中,并不允许夯土作为承重结构,没有验收制度、也没有结构计算标准,甚至没有建筑构造的施工图集。“一个来自欧洲漂亮构造,其实无法照搬到中国,有气候原因也有文化原因。我们想做的,就是围绕夯土社会性的核心,打通各个关节,设计一套符合中国现状的流程和规范。”

郭鹏宇始终无法给自己要做的事情下一个精准的定义,“不是单纯的研究夯土材料或者夯土技艺,应该是一套整体的工程设计。”他很清楚即使不是夯土也可能会是别的材料,需要提高性能就进行配比研究,需要搭接现代工业流程就改进节点构造,从图集到施工可以形成一个完全闭合的回路,“建筑设计师、开发投资方、施工团队就能遵循这样一个良性的规则将项目很好的完成。”

在一片空白的领域里“摸着石头”寻路,或许正是这件事的乐趣与意义所在。通过越来越多的实践机会,郭鹏宇正尝试让自己的理想逐渐丰满起来。

景德镇三宝蓬夯土墙体,建筑设计 |大料建筑,摄影|李帅方

第二个夯土项目是位于景德镇的三宝蓬,这次郭鹏宇和团队要将景德镇当地捏制陶器所用的泥土再生为有别于传统的现代夯土墙。具备了藏区施工的经验,本次他们面对的设计和开发团队也比之前更为成熟,“这算是第一次真正介入到当代开发的流程当中去了。”

景德镇三宝蓬内部与外部,建筑设计 |大料建筑,摄影 |孙海霆

根据国家建筑的条款要求,施工方开始需要介入施工图设计。但事实上,大量的施工图只是索引图集,内容老旧,而夯土领域根本连参考都没有,无法指导施工队设计。

于是郭鹏宇和团队就在施工图基础上进行了深化,在每一个建筑设计的节点基础上加入了夯土的做法,这几乎等于重新将施工图捋了一遍。“我们会根据细节一五一十地把构造具体怎么做画出来,都是3D方式出图,工人一看就非常清楚。”


景德镇三宝蓬项目节点详图,夯土节点设计 |HAS.禾华建筑/大料建筑

节点设计完他们还需要对于整个施工组织进行安排,细化到总体用多少人,怎么分组,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门几人,打夯、配料、运输等不同的团队该如何组织。“我们通过一个静态组织架构、一个动态组织架构配合施工规范来定性、定量地推进项目,就像一座风车,这样才能够运转起来。”

样板墙体试验

在与建筑设计团队大料建筑的通力合作下,最终完成的景德镇三宝蓬夯土墙长达150米,号称中国当代最长夯土墙。它的实现对于郭鹏宇来说并非在于夯土工程实施的困难。

“材料本身不是新材料,但这个模式是一个全新模式,整个流程中没有哪一个环节特别难做,难的是如何将它们整体组织起来。大料建筑在前期建筑设计阶段为这个项目铺垫了非常好的夯土条件接口,才能够使项目顺利完成。”

本 心

“虽然整合各环节过程艰难,

但这才是我们当代建筑师真正应该做的事情。”

从四川零下三四十度的藏区走到阴雨连绵的景德镇,之后又踏上东北长白山的黑土地,郭鹏宇和团队带着这套夯土设计工程体系进行了多种材料类型的实验,“这些项目无法用成功与否来定义,但我们确实每一次都会在构造层次或者材料层次上有突破,构造图集也逐渐系统化类型化了。”


建业中原文化小镇游客中心,建筑设计 |水石设计/米川工作室,摄影 | 胡义杰水石设计

2017年,郭鹏宇和团队接到建业集团邀请,作为建业中原文化小镇项目的夯土技术顾问负责整体夯土工程。这座高达15米,非标准形态、斜剪力墙结构的夯土墙体,形态体量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参考的案例,在建成之后可能会打破全球最高夯土外墙的记录。


施工过程

在郑州,郭鹏宇和团队实现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和建业集团、水石设计/米川工作室这样大型的公司合作,本身的合作模式非常值得探讨;为了符合当地地域特征,他们第一次利用了中原黄土作为材料,拓展了现代夯土墙的材料类型,并通过增强材料密实度、堵塞材料孔隙的手段,提高了夯土墙抗渗性,几乎实现了墙体的完全闭水;在技术层面更加系统化、类型化地将结构构造升级换代,变成了可直接操作细化的环节。


夯土技术节点设计HAS.禾华建筑工作室


防水试验检测HAS.禾华建筑工作室

“夯土技艺不是一个像按按钮那样简单的操作。”郭鹏宇深知现代夯土技术介入工业化和社会运作的链条中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建业中原文化小镇游客中心项目的完成又为他增添了一份追寻答案的动力。“虽然国内做这件事情的人很少,但我们一直按照高标准来要求,希望真的可以通过现代工程技术的检验。”


分项树状质量管理体系HAS.禾华建筑工作室

早在2013年,郭鹏宇从挪威学成回国,那时候北欧整体的社会氛围非常稳定,所以当地的建筑设计思想和体系与中国有很大区别,他刚回来时也经历了一段不适应的状态。但随着实践的深入,他渐渐发现了自己与行业对接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法。兼顾博士工作的同时,他将剩下的时间都留给了夯土。


夜景,建筑设计:水石设计/米川工作室,摄影:胡义杰水石设计

在与建筑、结构等各专业的同事以及施工集团的深度合作下,郭鹏宇通过创立中国现代夯土墙品牌——HASWall,对传统夯土墙进行材料优化、构造升级,并将其纳入当代建筑工业施工体系的系统化设计与施工。整体包含了研发、设计、规程、施工和制作五个流程,为建筑设计公司和建设开发集团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您的位置:

2022-05-24
浏览量:0